□记者 陶登肖
“琦琦,娃娃的嗓子有点不舒服……”
“琦琦,帮忙换下药水……”
“琦琦,我这药还用继续喝吗……”
在盐湖区陶村镇石碑庄村卫生室,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男子正忙碌着,不停为患者量血压、测体温、听诊。大家都亲切地喊他“琦琦”。
“琦琦”大名丁小峰,今年36岁,是盐湖区一名年轻村医。别看他年轻,他可是石碑庄村近3000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指导老年人通过手机填写健康档案 记者 景冬波 摄
2012年,大学毕业的丁小峰来到运城市卫校附属医院工作,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2016年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队伍。2019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乡招村用”的大学生村医。“我妈妈就是一名乡村医生,在她的影响下,我对村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丁小峰说,由于母亲年龄的原因,对一些软件系统应用确实力不从心,这也使他回村当村医的想法更加强烈。
回想开始入职时,丁小峰记忆犹新。“人手少,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士,还要客串收费员、发药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于是我就和在同德医院当护士的爱人商量,一起回村共同经营村卫生室。”丁小峰说,妻子特别支持他的决定。有了妻子的加入,他们卫生室也成为陶村镇唯一有职业护士的村卫生室。
面对忙碌的工作,丁小峰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在乡村卫生室工作几年时间里,我一直把看病的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希望能尽力帮助每个来看病的人恢复健康,这也是我回农村的初衷”。
在丁小峰看来,大城市里资源好、不缺人才,但在乡村,老百姓信任他,也更需要他。“我从农村走出来成为乡村医生,为乡村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使命。”丁小峰笑着说。
“奶奶,你在家吗?我这会过去给你量量血压,看调药后血压怎么样?……”上午10时许,刚闲下来的丁晓峰立即联系任彩莲奶奶,准备家访。联系好后,丁小峰背起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步行前往奶奶家。“任奶奶今年82岁,患有高血压、高血糖两种慢性病。前几天才给老人调药,我也关注着老人家的血压情况,今天上门家访,就是看调药后的具体情况。”丁小峰说。
“奶奶,血压好着呢,过两天我再来给你量,如果血压好着,调药就有效果。”丁晓峰量完血压说,“天气不好,要下雪了,你就不要出去了,有啥你就给我打电话。”
“好,真感谢你。”……
“只有更多大学生扎根乡村,乡亲们的健康才有保障。”丁晓峰说,“村医队伍逐渐老化,年纪大了接受新知识有限,难免力不从心。所以,集团上新系统后,我都会开着我的小电动车,抽时间到镇里各村卫生室教他们怎么使用系统软件。”
对于乡村医疗的未来,丁晓峰充满了信心:“如今国家下大力气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把农村居民享有更好的健康服务重任的时代接力棒,交到大学生村医手中。他们理论知识扎实、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速度快,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补齐乡村医生队伍结构短板。”
引得进,更要留得住。丁晓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医,乡镇卫生院每月会发2700多元工资,加上公共卫生费用、药品零利润销售返还款及一些补助,全部算下来,我和爱人每人每月能拿5000多元,还是很不错的。”丁晓峰说,一批批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年轻人,逐渐走进乡村,扎根基层,健康中国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