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我市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纪实

2023-03-0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我们身边也涌现了千千万万个“雷锋”。

志愿者是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过去一年,我市广大志愿者进社区、进村镇,开展理论宣讲、扶弱帮困、敬老助残、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对推进社会治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志愿者84.8万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154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9万余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216万余小时。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纪念日。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组织的代表,用群众身边的“雷锋”激励人、鼓舞人,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把爱种在孩子们心里”

每到星期五下午,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昌勤都会按时等候25个孩子放学回“家”,看着孩子们满心欢喜地蹦着跳着回来,再喊一声“会长叔叔,我回来了”,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孩子们都说,“阳光之家”就是自己的家。

和孩子们一起做饭、看电影、做游戏,听他们讲学校里的开心事儿、为他们准备下个星期的文具,到学校参加家长会等,张昌勤就像孩子们的父亲一样照顾着他们的一切,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25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张昌勤和“阳光之家”的老师们的关怀下,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技能,学会了文明礼貌和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从自卑封闭变得自信活泼,愿意敞开心扉和社会拥抱。

“假如会长是农夫,我们就是锄头下的小树苗,他细心照顾我们,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这句话出自“阳光之家”一名10岁男孩的日记,他在日记最后还表示自己以后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不用暴力解决问题,尽可能地去帮助同学,用好的成绩回报社会。

“我们给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关心关爱,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张昌勤告诉记者,今年,“阳光之家”还要带着孩子们“走出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和红色景点等,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2020年,运城市人民路学校教师李佳琪加入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从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之后,她便爱上了公益事业。她先后参加过阳光成长、爱心早餐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活动235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个小时。

2020年,第一次接触“阳光之家”的李佳琪感到震惊:这群阳光少年身上有许多不足,譬如习惯卫生、学习情况等,但他们生活方面的技能却是自己所没有的。于是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她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阳光少年突破学习上的重重“难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她则向阳光少年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和进步。平日里,尽管教学工作繁忙,但她依旧心系阳光少年,经常会去看望他们,也会在闲暇时间通过微信、QQ等问候和关心这群阳光少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更多的孩子,把爱种在孩子们心里。”李佳琪说。

在我市,除了“阳光之家”外,永济市文明志愿者协会“大手拉小手,情系留守特教儿童”志愿服务项目,临猗县义工联合会“我是小小救护员”志愿服务项目等也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关心困难儿童,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立足岗位也能奉献爱心”

“他们的服务态度特别好,办事效率也很高。”“这么耐心、细心的服务,让我特别感动,也特别感谢。”一句句称赞,一声声感谢,表达出办事群众对河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耿小二”服务的认可和肯定。

在河津市政务服务大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印有“我是耿小二,有事请找我”字样的红马甲,有的帮助老人完成社保认证,有的给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有的帮助群众免费复印资料……他们穿梭于大厅的各个角落,为群众跑前跑后、帮办代办、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熠熠生辉。

“爷爷,您是过来办理什么业务呀?”“我和老伴要认证一下社保,是在哪里弄呢?”老人话音刚落,“耿小二”胡佳慧立马拿出手机,几分钟便帮助老人完成了社保认证;“耿小二”王佳欣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办事群众进入大厅,立刻推着轮椅上前迎接,全程提供帮办服务,办理完成后还协助家属把他送上出租车;“耿小二”韩欢欢看到失业保险窗口有一位聋哑人士无法正常与工作人员沟通,主动上前用手语和办事群众沟通,全程帮助其完成了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的办理……这是2月28日,在河津市政务服务大厅“上演”的暖心事例。类似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以不同形式发生着,“耿小二”们热情服务、耐心周到,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位办事群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雷锋精神。

除此之外,河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还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续写“雷锋日记”,用一本红色专窗值班日志记录着“当值雷锋”每天服务的暖心事儿,真正让雷锋精神在政务服务一线闪耀。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和体现,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红色传承。”谈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河津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娜侃侃而谈,“立足岗位也能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政务人传承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始终坚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政务服务工作相结合,发挥优势,强化特色,常态化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便利度、快捷度和满意度,全力擦亮‘耿小二’政务服务品牌。”

近年来,河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打造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扎实开展“耿小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后建立14支“耿小二”帮办代办队伍,让200余名“耿小二”活跃在政务服务一线,为广大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咨询引导、复印打印、上门认证等服务,并对409项政务事项实行全程帮办代办,累计服务企业和群众达25万余人次。

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化为具体行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无疑也是在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

“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

“这里吃饭就是好,每天不重样,你看,今天就是菜卷、烩南瓜、炒肉丝,都是适合老年人吃的,味道好还健康。”3月1日中午11时许,在盐湖区东城街道府东街社区爱心食堂,今年75岁的杨启鳌对这里的饭菜连连夸赞,“我平时一个人,饭做多了浪费,做少了营养又不够,别看这一日三餐,可是老年人生活的一件大事儿呀!”正说着,一旁72岁的耿强大也插话道:“一顿饭只要7块钱,比家里吃得还好,吃完饭散步回家,正好帮助消化,这样的日子就是一种幸福!”

当天中午,该社区爱心食堂饭香扑鼻,热菜、凉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主食和汤都有两种以上供老年人选择,前来吃饭的老年人络绎不绝。“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饭菜尽可能低盐、低糖、低油,保证食材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让老年人吃得舒服,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社区爱心食堂运营负责人周俊峰告诉记者,爱心食堂每天中午接待50多名老年人,基本是住在附近的,很多老年人经常来,都成了老熟人了。据悉,自“爱心食堂”成立以来,累计服务附近居民1.5万余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送餐100余次。

如今,“爱心食堂”成了府东街社区各项惠民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近年来,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重建立三个“爱心平台”,除了“爱心食堂”,还有“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提供累可歇脚、饥可热饭、渴可解渴、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的应急场所。“爱心发屋”则针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和6岁以下儿童提供就近就便理发服务,只需1元,就可享受理发、洗发和吹发3项服务。

依托爱心平台,府东街社区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居民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温暖。该社区也荣获我市第四届“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每天一大早,新绛县顺城街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把当天三餐的菜单发到微信群,各种蔬菜、肉和包子、饺子、面条,换着花样让老年人吃。在这里,老年人可以享受助餐服务和医疗、康养等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在家门口幸福养老。“家家都有老年人,我们让老年人吃好的同时,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维护了整个社区的幸福和谐。”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海玲说。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杨海玲认为,学习雷锋精神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善举,只要对群众有好处,都应该提倡和支持。

无论是关爱生活困难的儿童,还是照顾年迈的老年人,抑或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说到底,雷锋精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互助精神。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记者 裴旭薇 李 斌 通讯员 史甜甜)